(通讯员 余海军 常明月)12月3日晚六点半,以“未知生,焉知死?什么样的生活值得一过?”为主题的学者对话活动在华中师范大学九号教学楼6楼演播厅成功举办。原中国青年报高级编辑陆晓娅和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江光荣就人的生死以及有意义的人生等话题进行了对话与交流。
对话伊始,两位老师首先进行了自我介绍,陆晓娅老师喜欢用“斜杠老年”称呼自己。她既是心理人又是教育人,既是读书人又是写作人,近些年更是公益人,尽管已经年过六旬,但身兼数职的她依旧活力十足。江光荣老师用“做心理咨询的、教心理咨询的和研究心理咨询的”三个“的”介绍了自己,他总是对各种事情充满好奇心,喜欢思考和研究人以及人的生活。
接下来两位老师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了关注生死问题的缘起。陆老师表示退休后很多年轻人感染了她,让她想要不断尝试和学习新事物。母亲的患病、父亲的去世、自己的日渐衰老引发了她的死亡焦虑,她曾经对死亡议题的兴趣和如今对于死亡议题的思考,促使她很想把“死亡”这个话题从传统话语体系中解救出来。江老师在听完陆老师的分享之后,表达了对陆老师行动力的钦佩,他谈到自己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意识到生命有限,逐渐对死亡产生了恐惧。目前他更多的是通过读书来降低死亡焦虑,在读书的过程开始更多的思考生死问题。
海德格尔曾经说过,“死亡是无人可以替代的,但我们可以向死而生。”两位老师在死亡是每个人必然要经历和面对的这一前提下,分享了自己对于生命的思考。陆老师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以及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时的体会,哽咽地表达了对于众多年轻生命来不及展开的惋惜。死亡终结得了生命,但无法终结情感的联系,陆老师分享的“红围巾”的故事,让全场听众看到了逝者给予生者的力量。江老师则通过讲述曾经在他手上咨询的当事人的自我觉察,告诉大家:“生命是一件多么偶然又幸运的体验,要学会享受生活的乐趣。不要沉溺享乐,没有充分活过的人最怕死,我们要尽量把自己的一生活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
“生命是一个正常运转的时钟,而不是一个倒计时的码表。”我们不能因为对死亡的恐惧就惶惶度日,探讨死亡的目的是为了思索如何将生命活的生机盎然。尽管生和死是被限定的,但中间的过程是自己可以选择的,接下来两位老师就如何呈现生命的过程进行了讨论。江光荣老师对“现在的努力是为了将来的幸福”这种观点提出了质疑,并认为“生命的意义是完整的,当下才是意义的全部,这一秒不是为了下一秒而活。”陆老师则分享了她在美国看到自己家谱时的震撼,感受到了生命可以以另一种方式延续。两位老师还指出,“迷茫可以让你在生命的洪流中停下来思考自我,抑郁是生命的扣问,这些情绪都是有价值的。人生要拿得起,放得下。”在青少年教育问题上,两位老师谈到了当前自我教育的缺失和与他人关联教育的不足问题,并交流了可能的应对策略和办法。
两位老师的对话引发了台下观众的思考,在提问互动环节,两位老师细致耐心的解答了听众的提问。陆老师结合朋友的人生经历,讲述了自己对于成功和幸福评判标准的看法,并鼓励同学们敢于尝试,坚持自我,过好当下。江老师站在心理学家的立场,从社会功能、危机干预等层面谈了自己对于“人类究竟可不可以自杀”的刊发,江老师表示就人的本能而言,是没有自杀倾向的,他更愿意和大家探讨引发个体自杀的原因,来帮助更多的人摆脱心理困扰,进而减少自杀的人数。
此次学者对话活动由湖北东方明见心理健康研究中心和华中师范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办,共有130余名省内高校心理健康教师、陆晓娅老师工作坊的学员以及华中师范大学的学生现场参与了此次对话活动。未来此次学者对话活动的视频还会通过一定形式在网络上发布以惠及更多的受众。